百廿荣光不负弦诵
百廿风雨作育英才
一代代附小人
在延绵不绝的时间长河里
镌刻着光华璀璨的
独特印记
毛泽东与附小
他,曾砸碎铁锁链,领导农民翻身做主人;他,驱散了云和雾,让阳光普照中华大地;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从第一师范走向世界的伟人——毛泽东。今天,就让我们继续重温附小校史,再寻毛泽东与附小的故事。
担任主事求改革
1920年夏,青年毛泽东受聘担任附小主事(校长)。他依靠进步教员,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对附小原有制定进行大力改革,使附小各方面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革新招生制度
毛泽东改革了招生制度,实行秋季招生,取消地域限制,放宽入学年龄,既广收各路学生,又方便工农子弟入学;允许学生分期缴纳费用,确有困难者予以减免;为了满足失学青少年求学的要求,还开办了成年失学补习班。
在延聘教员时,他坚持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当时附小的教职员,大都经过五四运动战斗洗礼,思想进步、水平高、经验丰富,如陈章甫、贺恕、欧阳东、宋先觉、张超、盛得亲、王季开、毛福轩等。他们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注意给学生灌输进步思想,同时又注意以新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
(二)重视思想教育
在附小,毛泽东十分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他为附小礼堂撰写了“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的楹联,以教育学生。他还设立了文化书社的营业点,向学生推介进步书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他常利用朝会给学生讲国家大事和读书做人的道理,教育学生留心时事,不要只埋头读书。
(三)推进教学改革
主持附小工作期间,毛泽东还着力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他改革了国语教材,高年级会选印时文特别是《新青年》、《湘江评论》上的名篇,作为教材。
他要求各科教员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高年级的国语、算术、社会、自然4科分科设立作业室,每天上午规定100分钟为自由作业时间,学生独立作业,教员分别进行指导。
他独辟蹊径力主在附小实施劳动教育。他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还开辟了一些菜地、花圃,饲养了20多头猪。师生以班为单位每周轮流搞一个下午的劳动,喂猪种菜。毛泽东、陈章甫等还自己洗衣,带动了全校师生养成了自己洗衣的习惯。学校组织了“工学互助团”,办起了印刷室,师生一道动手,利用课余轮流做工,形成了人人爱劳动的好风气。
他注重体育活动。不但带头坚持锻炼,还常和体育教师研究体育教学的改革,带领师生参加体育活动。
培育新人创辉煌
在“五四”运动前后即1918年至1923年期间,可以说是附小历史上的辉煌时期。这段时期附小各方面的工作非常出色,附小的教职员队伍和求学诸生中更是人才荟萃,英才辈出。这固然与当时的革命时势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由于青年毛泽东在附小的建树和影响。
毛泽东任附小主事期间,附小成了他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他在一师“学友会”负责时,“工人夜学”就办在附小初级部院内,并邀附小教员在夜学任事。1918年毛泽东发起组建“新民学会”,附小教员陈章甫、肖三、李维汉、陈绍休等都是基本会员;而后,钟国陶、张超、谢觉哉等附小教员也成为新民学会的早期会员。当时,新民学会常在这里开会,湖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就是在附小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决定的。
毛泽东常在附小会见同志,研讨革命大计,并在附小师生中培养革命骨干。1921年夏,毛泽东和何叔衡去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从附小出发。毛泽东在主持中共湘区委员会工作期间,又在附小培养发展了一批革命骨干。任弼时、李维汉、谢觉哉经历了各种斗争,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肖三成为世界著名诗人和国际活动家;何叔衡、陈章甫、欧阳东、贺恕、宋先觉、盛得亲、毛福轩、刘宜民、毛泽民、毛泽覃、陈安仁、易礼义在革命斗争中,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最后英勇牺牲;李惠迪在大革命时期成了湖南著名的工运领导人;学生许志行和廖沫沙后来则成为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
传承薪火续荣光
党的“一大”以后,毛泽东离开附小去主持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和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工作,1921年下期由何叔衡接替担任附小主事。经毛泽东推荐,谢觉哉、李惠迪、刘宜民等相继来校任教。他们继续坚持毛泽东的办学传统,保持了原有的特色。
一师附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优良传统,即:光荣的革命传统,严谨的办学传统和坚持改革试验的传统。曾在附小工作过的历任主办人和教职员中的有识之士,继承和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使得一师附小成绩斐然,名声远播。
百廿征程,波澜壮阔,百廿初心,历久弥坚。回望来路,附小在大难中生根,在苦难中磨砺,在艰难中成长;冀望未来,附小定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先辈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培育出更多心中有理想、身上有本领、肩上有担当的附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