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技艺邂逅童真想象,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5月26日,我校美术组推出"童画里的非遗密码"主题画展。展览分为“鱼韵流光”“傩面神韵”“青花新韵”“时序之韵”四大板块。300余件学生原创作品为传统技艺注入童话般的奇幻色彩。
鱼韵流光
"鱼韵流光"展区展示着低年级学生精心制作的创意鱼灯作品。展品中既有采用传统工艺、以竹条为骨架、彩纸为装饰的鱼形花灯,更不乏充满创意的突破性作品——学生巧妙地将矿泉水瓶剪裁为鱼身主体,结合教材中的立体折纸技法制作鱼鳍,利用废旧材料拼贴鳞片纹理,弹簧结构连接鱼头与鱼尾,轻触即摇摆游动……灯光透过半透明瓶身折射出斑斓光晕,既延续了“变废为美”的环保理念,又以跨学科思维赋予非遗技艺童趣表达。当灯光亮起,鱼灯仿佛在水中游动,光影交错间展现着传统鱼灯技艺的独特魅力。


傩面神韵
在“傩面神韵”展区,二、三年级学生以创新思维创作的“傩面具纹样六面怪脸”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成果。学生以课本中的六面体结构为创作基础,以传统傩戏面具为灵感,绘制傩文化中的祥云、瑞兽及几何纹样,运用大胆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将古老的非遗文化演绎得童趣盎然,原本平面的课本知识跃升为充满张力的三维作品。部分面具还融入了荧光彩绘,暗光下纹样若隐若现,生动诠释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设计理念,让非遗文化在课堂实践中焕发新生机。


青花新韵
高年级展区“青花新韵”呈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创意之作。青花系列作品将传统纹样绘制于现代器物之上,而书法创意纸袋则让墨香与时尚完美结合。一件件作品既保留了青花瓷的典雅韵味,又展现了当代少年的创新思维。


时序之韵
“时序之韵”展区以纸袋为画布,学生用彩绘、拼贴等技法演绎二十四节气。立春纸袋上柳枝嫩芽轻拂,谷雨时节则以晕染水彩描绘细雨蒙蒙,秋分袋身缀满麦穗。图案描绘着二十四节气的农耕场景,方寸之间尽显非遗技艺的精妙。部分作品还融入了"吉祥祈韵"等传统吉祥纹样,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这种生活化的艺术表达,既延续非遗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又以轻便载体让节气美学融入现代生活。


从鱼韵流光的灵动摇曳,到青花新韵的典雅创新;从傩面神韵的古老神秘到时序之韵的岁月流转,太阳花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不仅是非遗技艺的童真表达,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创造性实验。